欢迎光临北京中能建医院,还您健康世界!

010-89903705

今日大暑,养生防病,做好这6点,舒心过夏天!

发布时间:2022-07-23

2022年大暑时间

7月23日

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

也是养生的关键点!

俗话说,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。大暑节气到来,意味着“蒸煮模式”开启,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,注重养生的朋友一定要做好这6个重点!

 

1659078763529.png

 
大暑养生6个重点
1
暑邪:让你气阴两虚

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,夏季出汗过多会流失体内津液,进一步发展则导致气阴两虚。气伤了以后,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,血液容易因此运行迟缓,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,尤其是脑梗、心梗。


祛暑邪:


清凉绿豆汤。准备绿豆30g、芦根9g、生甘草3g,将芦根、甘草用纱布包好,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,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,能防暑消暑。

  
2
暑热:让你咽痛失眠

大暑时节,气候炎热,容易“上火”,出现咽痛、烦躁、失眠等不适。再加上出汗过多,使体内水分流失加剧,表现为口渴喜饮、唇干舌燥、尿赤短少等。


清热方:


吃苦味。苦味食物属于寒凉性质,具有清热泻火、燥湿健胃的功效,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。


煲水鸭。大暑老鸭胜补药!鸭肉能够去热清火、消暑。


教你一道冬瓜水鸭汤。准备1只水鸭,连同冬瓜、葱、料酒、姜等放入锅里加水,用大火烧开水后,再改小火煲两个小时左右,然后加入食盐即可。


3
暑湿:让你肢体困重

大暑时节,雨水逐渐增多,湿邪最易乘机而入。

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、头昏脑涨、肢体困重等症状,不仅皮肤感觉黏黏的,连内脏也黏滞起来,导致有些人出现咳嗽痰黏、鼻流浊涕、心烦口渴等不适,甚至旧病复发。


祛湿招:


运动微出汗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。年轻人步行、慢跑,老年人打太极拳,都是出微汗适合的运动。


睡前泡泡脚睡前用热水泡脚,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加速湿气排出,缓解下肢水肿,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。



4
脾胃差:让你胃肠难受

大暑前后湿气重,脾胃运化能力差,人的消化功能相对减弱。如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,冷热不调,或大量喝冰镇啤酒、吃冰激凌,则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,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。


养胃方:


玉米糊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,能调中健胃,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,都可以适当吃一些。


推荐一款山药玉米糊。买点玉米粉和山药粉,按3:1的比例煮成糊状,有养胃功效。


橘皮茶。橘皮10克(鲜皮加倍),冰糖适量,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,能理气开胃、燥湿化痰。


5
化气生津

大暑节气,天气炎热,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,因此有“暑天无病三分虚“的说法。老人、儿童和体虚气弱者更难以抵御酷暑,容易出现头晕、心悸、胸闷、大量出汗等症状。此时十分需要化气生津,补充身体气津的亏耗。


建议日常饮食应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阴的食物,如生姜、枸杞等。此外,可适当多喝紫菜汤、菊花茶等饮品,不仅能够益气生津,还可清热消暑。


6
冬病夏治

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,它至盛的阳热之气可以用来温通我们身体的每一条经络,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赶紧加入过大暑的行列,把握“冬病夏治”的最好时机。


建议:大家多去户外走走,可以选择步行、慢跑等,这些有氧运动都很适合在暑天进行。但运动时要把握好量和度,避免大汗淋漓,否则反而容易耗气伤阴。出汗后要及时擦干,避免湿气侵袭人体。


除了运动,洗热水澡也有助阳气生发。洗浴时可用热水反复冲淋颈背部,因为后背的督脉总督全身阳气,热水冲淋有助于振奋体内郁闭的阳气,此为通督法


暑天养心很重要


中医“四季养生”的理论认为夏属火,通心,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,功能最强。人容易烦躁不安、口渴心烦、胸闷气短,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。


睡觉“宁心”

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,“热天睡好觉,胜吃西洋参”。睡眠好,心情好,有利于心神的宁静。晚睡早起,可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,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作补偿。


大笑“开心”

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。“笑一笑,十年少”,不无道理。夏季气候闷热,易使血压升高,心烦意乱,这时若能笑口常开,就能改善情绪,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。


饮茶“安心”

夏季天热容易出汗,而中医向来视汗为“心之液”,出汗过多易消耗心脏阴液。


用金银花、金莲花、百合花一起泡茶喝,可以起到去心火、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谓简单实用的养心茶。


喝粥“健心”

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,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,清凉解暑,还能补养身体。


大暑按按这些“点”保健养生很关键
1
足三里穴

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、通经活络、疏风化湿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

2
内关穴

具有宽胸理气,和胃降逆的功效,可以缓解胸痛胸闷、胃痛呕吐。


3
阳关穴、命门穴

此二穴在人体背部正中线上,具有补肾温阳,强腰膝壮筋骨的作用。


对于平素腰部酸痛,因开空调而诱发或加重的患者,通过腰部按摩,可以舒筋通络,消除腰肌疲劳,缓解腰肌痉挛与疼痛。


4
上脘穴、中脘穴、下脘穴

三穴位于人体腹部正中线上,具有调和脾胃,止呕除胀的作用,按揉此三穴,可以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液流量,对于脾胃运化失调,湿邪内阻所致的胃胀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均有缓解作用。



大暑送你“一粥一饮”不劳医生开药方


1粥

薏米荷叶茯苓粥


材料:薏米50g,荷叶30g,茯苓50g。


做法:先将荷叶煎汤去渣,把茯苓、薏米洗净加入药汤中,同煮为粥。


功效:薏米利水消肿、健脾祛湿,除痹排脓、解毒散结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其健脾益胃,补肺清热,祛风胜湿。


荷叶清热解暑、平肝降脂,鲜叶具有解暑、清热、利湿等作用。经过炮制后的荷叶具有降血脂、升阳发散、主脾开胃等作用。茯苓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,淡能利窍,甘以助阳,益脾逐水,生津导气。


1饮

金菊藿香饮


材料:金银花6g,菊花6g,藿香6g。


做法:一起放入杯中,加水,泡开,即饮。


功效:金银花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的功效。菊花可以疏散风热、平抑肝阳、清肝明目、清热解毒。


藿香有芳香化湿、和中止呕、发表解暑、祛除暑湿、郁热、湿热的作用。


《本草正义》记载藿香清芬微温,善理中州湿浊痰涎,为醒脾快胃,振动清阳妙品。


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,养生防病别忘记哦,看完也给朋友送去一份吧~
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,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仅做信息分享,不作为医疗建议、推荐或指引。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

地址:房山区政府所在地良乡体育场路1号  电话:010-89903705 传真:010-89903706 Email: bjznjyy@163.com
版权所有:北京中能建医院  京ICP备16068597号   京公网安备 11011102000881号   工信部网站:http://www.miit.gov.cn/